钢琴界的“雷龙”携手杭州爱乐挑战高难度的“拉三” 这部作品有多难?演奏一次在体力上等于“铲十吨煤”

来源:

阅读:

作者:时报记者 张玫 文 主任记者 姜胜利 摄 来源:青年时报 日期:2020-01-02

 

       雷龙,在侏罗纪时代是一种凶猛的恐龙,因它身躯庞大,走路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而得名。而昨晚,杭州爱乐乐团2019-2020音乐季“钢琴来袭”系列音乐会,就迎来了一位被誉为是钢琴界的“雷龙”的合作嘉宾——叶菲姆·布朗夫曼的到来。他的表演如同“雷龙”般咆哮,震耳欲聋,曾有人感慨:“当他演奏完了的时候,剧院是不是得把这钢琴扔出去算了,他能把这架钢琴给弹散了架了。”的确如此,在杨洋的执棒下,当布朗夫曼携手杭州爱乐共同征服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座“音乐高山”时,全场简直high翻了。

       作为当今国际乐坛评价最高、最受敬仰的钢琴家之一,叶菲姆·布朗夫曼曾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院、万宝路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鲁道夫·费尔库斯尼、莱昂·弗莱舍和鲁道夫·塞尔金等。2015年,曼哈顿音乐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一个演奏家是否在世界乐坛,主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其每年音乐会的数量。在过去的20多年间,布朗夫曼保持着每年80-120场音乐会的密度,在国际上非常罕见,这足以说明他的受欢迎程度。

       布朗夫曼还有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件,在于他对于钢琴的专注——2015年10月,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里斯·沃特金斯在网络上公布了一张沾满血迹的钢琴照片,引来大家的关注与热议。原来是音乐会上,布朗夫曼不幸弄伤了手指。按理讲,手指受伤完全是可以马上终止演奏的。然而他不但继续完成了技巧深邃的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而且还额外加演了数首精彩的作品。沉浸于音乐演绎中的他似乎将手指的伤痛忘在了九霄云外。

       音乐会上半场,61岁的布朗夫曼当即挑战高难度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要知道,“拉三”是一座高山,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等于“铲十吨煤”;就连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偏偏布朗夫曼最近在自己的音乐会演奏曲目上,频频挑战这部难度最高的作品。

       “拉三”的第一乐章,就伴随着布朗夫曼要用双手八度奏出有着很长旋律线的主题,乐曲浓厚的俄罗斯民歌气质,在他不停跳跃的双手中流淌出来。这真是一部令人屏息的作品,布朗夫曼的琴技,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而为期两天的排练演出也令布朗夫曼对杭州爱乐印象深刻,他用了“Excellent”这个词来称赞乐队。据乐团工作人员透露,与布朗夫曼大气磅礴的演奏不同,他对杭州的小吃卤鸭、鸡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个十足的“吃货”。

       下半场,指挥杨洋和杭州爱乐为观众带来肖斯塔科维奇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这是肖斯塔科维奇30年代的重要创作之一,其构思是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创作了15部交响曲,其中的《第六交响曲》国内却很少上演,此次也是“肖六”在杭州的首演。

       据悉,下周,杭州爱乐2019-2020音乐季“华人骄傲”系列音乐会将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青年指挥家、杭州爱乐乐团助理指挥洪音将携手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大提琴演奏家田博年,探索作曲家叶小纲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