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12场的普及音乐会让杭州国际音乐节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节日

来源:

阅读:

作者:主任记者 张玫 文 姜胜利 摄 来源:青年时报 日期:2018-06-25

 

       “这一次,我们是按照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史来演奏曲目。”杭州爱乐的第二小提琴首席丁多说。上半场由杭州爱乐弦乐四重奏组合演奏的作品,从300多年前的莫扎特到贝多芬、德沃夏克,再到当代的宫崎骏电影配乐,最后以浓郁探戈风情的《一步之遥》结尾。

       下半场的木管五重奏,则是从认乐器开始。“大家知道我们手上都是哪些木管乐器吗?”长笛首席李云飞幽默地向大家介绍起来,比如段练吹的双簧管,声音是很明亮的;黄剑拿的巴松,原来叫大管。“你看它体型那么大,所以也是我们中间个子最高的人吹。”还有木管五重奏里混入了一件铜管乐器,李云飞解释说:“这个叫圆号,虽然是铜管乐器,但是它的声音具有包容性,最适合融合这些木管声音。”

       最有趣的是,李云飞还隆重介绍了他手中的“叛徒”乐器长笛。“以前它是木制的,现在完全变成铜制的,或者合成金属制。最夸张的是我还见过一种航天飞机材料制的长笛,超级轻。”

       颜值和实力都在线的“木管天团”以宫崎骏的电影作品连奏开启了他们的演奏。一曲结束,已经有不少小朋友在观众席喊:“是《龙猫》!”令人惊讶的是,年轻妈妈抱着6个月大的婴儿,在一个小时时间里竟然不哭也不闹,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安静地听完全场;还有坐着轮椅被推进来的一位阿姨,之前因为听过杭州爱乐的露天音乐会,这次也是慕名赶来。

       看到音乐会氛围如此之好,偷偷坐在角落里的杭州爱乐团长邓京山很是欣慰。事实上,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二届杭州国际音乐节,从周一开始,负责预热的普及音乐会就开始在杭州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光这一周,由杭州爱乐室内乐团与杭州弦趣室内乐团,就将带来12场高密度的古典音乐会。其中2/3是免费的,另外1/3则继续坚持10元的低票价。

       周一是在运河广场,周二则在省委党校,周三是杭图的两场,“接下来,要去杭氧,去邵逸夫医院,还要去社区,我们主动把音乐会送进杭州的各个地方。”忙到已经声音嘶哑的邓京山表示,“一个城市的音乐节,不应该只是自娱自乐,它应该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至少要为杭州留下点什么。”

       回想起杭州爱乐刚建团时,“音乐会根本没人看,我还得联系大巴车去社区拉人。”邓京山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家真的是有些低落,但骨子里并不服气。“后来我们去台湾考察,发现有一种索票制度,观众主动索票,至少比给赠票人不来强。”渐渐地,普及音乐会伴随着杭州爱乐9年的发展,逐渐培养起了爱乐观众。“我们的定价从1元、5元再到现在的10元,非常明显的一点,从去年首届国际音乐节结束之后,杭州爱乐的普及音乐会就成了畅销产品,基本上一开票,都是秒空的。”邓京山表示,于是今年杭爱的乐季,普及从去年的20场增加到现在的40场,“我们要让音乐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发芽。”

       据悉,除了普及演出外,2018杭州国际音乐节的5场音乐讲堂本周末也将在杭图开启。音乐讲堂将邀请作曲家何占豪,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第60届格莱美奖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提名周天,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世界顶尖吉他演奏家杨雪霏为杭州乐迷带来5场音乐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