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时代将要来临』杭州爱乐乐团打响“疯狂马勒”系列第一炮
来源:
阅读:
作者: 记者 丁以婕 厉玮 文 丁以婕 摄 来源:杭+新闻 日期:2018-09-29
古斯塔夫·马勒一生 写了十多部庞大、艰深得令人生畏的交响曲。其中,名为《巨人》(Titan,泰坦,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就是囊括一切技法的非凡之作,巴赫的对位逻辑、贝九的崇 高精神、布鲁克纳连绵不绝的雾状的气氛音响、瓦格纳充满戏剧性和游移不定的动态感……那么,杭州的乐迷们能接受“泰坦”这位古典巨人吗?
其实,打消这些疑惑和担忧只需要两个关键词:杭州爱乐乐团、埃多•德•瓦特。如果非要为这份“深信不疑”加上一个期限——十年。杭州爱乐乐团迎来第十个音乐季之际,将在一个音乐季内挑战马勒全套交响曲。而“疯狂马勒”系列首场演出的执棒者,则是由灌制过马勒全套交响曲的荷兰指挥领军人物埃多•德•瓦特。
9月21日晚,杭州爱乐乐团“疯狂马勒”系列的第一场“聆听巨人:埃多•德•瓦特演绎马勒第一交响曲”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隆重登场。指挥台上,77岁高龄的埃多·德·瓦特一头银发,精神矍铄。
在巨人“泰坦”降临之前,上半场由钢琴演奏家左章带来“钢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所创作的《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极其抒情、富有诗意的歌唱与充满英雄豪情的奋进被李斯特结合到一起,仿佛是一杯正餐开始前的香槟,唤醒味蕾,也叫醒了耳朵。
80后钢琴演奏家左章,身穿一袭蓝裙,嘴角一抹猩红。当她的双手触碰到黑白琴键,瞬间气场全开,张力十足。其中,有一段大提琴独奏,特邀圣地亚哥交响乐团首席赵耀与左章完美对话。细腻而精致的音符在空气中游走,大剧院处处弥漫着李斯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今年恰逢杭州爱乐乐团建团十周年,我将会与乐团合作两场音乐会。其实,从2013年开始我就与杭爱有密切合作,这次来到杭州更是有种回家的感觉。”对于老朋友的归来,左章杭州粉丝群当然不会缺席,纷纷来到现场支持。
下半场是由埃多•德•瓦特执棒乐团演绎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引用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的一句话:“将要形成马勒特性的任何东西都已显现于《第一交响曲》之中了……他在这里展示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思考。”
尤其是万众期待的第三乐章,低音提琴首席一段变奏版“两只老虎”的solo将全场情绪推至高潮。到了第四乐章中,交替出现的安静与混乱像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全体圆号演奏家起立演奏,营造出光彩夺目且气势逼人的效果。
“杭州爱乐是一个年轻、出色、专业的乐团,不仅有着非常完美的弦乐声部,还有很厉害的木管首席,与之合作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埃多•德•瓦特和杭州爱乐乐团山鸣谷应的默契合作,似乎在印证马勒的那句名言:“我的时代将要来临。”
据悉,此音乐季杭州爱乐乐团还将推出“疯狂马勒”系列的现场实况录音CD,作为十周年纪念品赠予关怀杭州爱乐的各界人士。这个国庆节,杭州爱乐乐团也即将开启“2018亚洲巡演”下半段旅程,先后前往泰国曼谷和日本东京,献演第20届泰国曼谷音乐舞蹈节和2018亚洲交响乐周。
♪
乐场手记
荷兰著名指挥家、马勒十级爱好者——埃多•德•瓦特在采访中说道:“我19岁时,第一次听马勒第一交响曲。他的作品就像一部文学巨著,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马友友曾说马勒的作品像闪电一样击中了他,而纽约爱乐乐团的女音乐家却说,“马勒的音乐是一双手,柔和的伸向心脏,却又用力将它揉碎。”
怎么说呢?你如果对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这些教科书地位的音乐家有所了解,但还暂时听不出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究竟好在哪,那么你可以试试马勒。而且在我看来,马勒的作品常听常新。
这一次现场聆听马勒《第一交响曲》,最触动我心弦的无疑是第三乐章。其中,可以听到他用小调的形式重复演奏《两只老虎》的旋律,这一段虽然被定义为葬礼进行曲,但同时又加入了两组轻松而愉悦的旋律,一组像是马戏团音乐,另一组则像是乡村音乐。
如果你了解马勒的童年时代,就会发现他把自己的生活幻化成鸿篇巨著中的一个个元素,展现给我们小马勒眼睛里的真实世界:人生就是一个欢喜与悲伤接踵而至的循环,有时甚至叠加在一起。他用音乐开启了深渊,叩问着黑暗,最后又归于宁静。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如今聆听古典音乐会的形式,也是马勒开创的。比如章节间不必鼓掌、迟到观众需等待章节间隙方可入场等等。所以,去听一场马勒吧,哪一部都行。想像他高傲而自负的眼镜片反着微光,看着他自己的时代终将来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