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快抱”见面会超欢乐 他和朋友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奏表演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来源:

阅读:

作者:记者:高华荣 | 摄影:毛若皓 来源:都市快报 日期:2018-10-26

 

      昨天晚上,快报20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马友友见面会在杭州大剧院举行。见面会之后,今天晚上7点半,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的音乐会将在杭州大剧院举行。

      这场见面会,“快抱”App通过“9.9元抢票”的方式,邀请500位观众参加,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由于“快抱”上一个账号只能限购两张,于是现场观众的“标配”基本上都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也有全家抢票成功的,拖家带口地过来,其中有个老奶奶都晓得马友友来了,还在微信上跟小姐妹们炫耀。

      见面会采取了先到先入座的方式,许多观众为了抢个好位子,晚上7点的见面会,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住在城西的林先生一家就因为来得早,顺利坐到了第一排。大厅还出现了很可爱的一幕,一个小朋友趴在桌子上写起了作业,一旁是“监工”妈妈,那个严厉的眼神,是亲妈无疑了。

      晚上七点,见面会正式开场,两位丝绸之路乐团的演奏家分别吹着乐器,遥相呼应,从观众席两侧的过道缓缓走向舞台。

      虽然舞台上的马友友始终是大家的视线重点,但他非常想分一点注意力给台下,示意摄影记者不要总是拍他,多把镜头留给这两位从观众席走向舞台的乐团成员。记者 高华荣 摄影 毛若皓

      琵琶演奏家吴蛮演奏《茉莉花》 吹笙的吴彤和小朋友聊起了成语典故

      两个演奏成员落座后,明晚音乐会的阵容也算是露出了冰山一角。琵琶演奏家吴蛮先做分享,一开口,她的方言就让全场十分受用,她用地道的杭州话询问大家:“我用杭州话讲可以吗?”随后,她用琵琶给大家演奏了一段《茉莉花》,并且表示这首歌“很杭州”“很龙井”,“听这首曲子就该是喝茶而不是咖啡。”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当曾经轮回乐队的主唱吴彤站起来,指着手里的乐器问这是什么时,全场观众快速准确地答对:“笙!”接着吴彤又提出一个进阶的问题:“在我们古代,笙又叫做什么?”这次,声音虽然弱了点,但是仍旧是整齐答对:“竽!”“那我们关于这个乐器,有个成语叫什么?”台下还在上学的小朋友们,像是上语文课一样,用稚嫩的童音回答说“滥竽充数!”

      这下,连马友友都被逗乐了。

      马友友用大提琴拉出马头琴音色

      还有从杭州传到日本的乐器尺八

      接下来“科普”的任务交给了梅崎康二郎,这位日本和丹麦混血的演奏家,所持的乐器尺八,“起源”于中国,和我们杭州也大有关系。吴蛮作为老乡,直接插话说:“来自我们黄龙洞呢。”曙光路有个护国仁王禅寺遗址,很多老杭州都有印象。镰仓时代的日本和尚觉心来此学禅,顺道学会了尺八,由此尺八传回了日本,并且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走完日本之后,紧接着,我们的步伐将要来到蒙古了,请欣赏马头琴表演。”正当大家疑惑台上并没有这个乐器时,马友友动了,缓缓流淌出的大提琴音色,以假乱真到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信。

      这一段表演,让人瞬间穿越到了当年看《卧虎藏龙》的时刻。当年谭盾建议李安找马友友来演奏大提琴,认为只有他是唯一一位能把大提琴拉得像胡琴、像京胡又像马头琴的人。

      最后乐团带领大家走入最后一个篇章西班牙时,热情的节奏和马友友的示意,让全场观众跟着疯狂打节拍。

      不仅见到了偶像,还学到了东西 小朋友都是“隐藏高手”

      一个小时的见面会时间让大家意犹未尽,来自建兰中学的小梁学习大提琴有八九年时间,这次终于见到偶像马友友,感觉十分超值,“完全被带入了音乐。”问他马友友没有开口互动是不是有遗憾,小梁立刻“维护偶像”说:“我觉得能见到已经很好了,不开口反而维持了他的神秘感!”下课后就赶来追了星,小梁在接受采访时跟前面等开场的小朋友一样,开始努力赶作业了。

      除了小梁这个大提琴学生,昨晚许多来到现场的小朋友,都看得出是“隐藏高手”。有的直接背着乐器盒而来,有的则是端端正正穿上了标准的衬衫马甲西装三件套来见偶像。马友友在台上的一个小动作,都能引发大家关注。马友友一抬手,感觉空气流通都要停滞几秒。从乐器普及到马友友演奏再到音乐风格讲解,9.9元一场的见面会,观众出场后唯一的感慨是:超值!

      昨晚见面会的最后,吴蛮用杭州话问观众:“明朝(明天)你们来看的哦?”

      没错,今天晚上,这场联合了各路高手的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的音乐会将要正式上演。在我们的见面会之前举行的发布会上,马友友说:“年轻人是我们的将来,我的将来是差不多完了,我特别想看看年轻人们在做什么。”而他评价彩排过的杭州爱乐乐团,认为整个乐团“不但是好,而且好得不得了”:“首先他们年轻,其次他们懂得将不同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