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小黎”带来“老柴”的钢琴之夜 这也是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与杭州爱乐的一场文化交流
来源:
阅读:
作者:主任记者: 张玫 | 摄影:姜胜利 来源:青年时报 日期:2018-11-06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对于1995年出生的青年华裔钢琴演奏家黎卓宇来说,他的名字,已经足以冠在一场音乐会的名上。前晚,杭州爱乐乐团2018-2019音乐季“完全勃拉姆斯”系列第一场音乐会,就在杭州大剧院拉开序幕,音乐会由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杨洋执棒,黎卓宇担任钢琴独奏。而音乐会的名字——气“宇”非凡,正是取自黎卓宇的名字。
似乎每个天才音乐家的成名之路,都是从“救场”开始。曾经,还是学生的王羽佳替代不能演出的拉杜·鲁普,在加拿大渥太华演出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然后替代阿格利奇,与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从此一战成名。
而在2015年获得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亚军,并于2016年获得了艾弗里·费舍尔音乐职业生涯大奖的黎卓宇亦是如此。3年前,被乐迷亲切地称为“姐夫”的著名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带着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带来拉赫玛尼诺夫全集音乐会。不过因为俄罗斯青年钢琴家丹尼尔·卡里托诺夫水土不服突感不适,音乐会现场成了当时才20岁的黎卓宇的“救火”表演。
如今才23岁的“小黎”,早已有了丰富的舞台掌控经验,一曲“老柴”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被他的巧手演绎得淋漓尽致。举世闻名的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柴”,老柴一生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这首《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充满了对生命的歌颂和对朝气的渴望,属于钢琴协奏曲上的经典之作。而“小黎”演绎“老柴”,不仅充满青春激情,而且极富张力。舞台上你会看到一个还有些稚气未脱的少年,却有着一双成熟音乐家的手,不可思议地掌控着那架黑色的形如庞然大物的斯坦威钢琴。
音乐会的下半场,恰好是另一位古典与浪漫兼具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c小调第一交响曲》。该曲由勃拉姆斯倾注心血花费21年完成,又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杭州爱乐在2018-2019的第十个音乐季中野心勃勃,不仅要成为国内首个演出十部全套马勒交响曲的乐团,更是将勃拉姆斯的全套四部交响曲也囊括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的音乐会不仅是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的灵魂碰撞,更是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与杭州爱乐之间又一次文化的交流。10月29日,由小提琴演奏员肖天言、胡洁文,中提琴演奏员林泓,双簧管首席段练与巴松管首席黄剑五人组成的交流团,在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交流活动。与此同时,杨秀桃音乐学院乐团也派出了三位优秀学生前往杭州,参与杭州爱乐的排练并与乐团共同演绎当晚的音乐会。
张周耀东是三位学生中的一位,这位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考入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正在学习小提琴演奏。他表示,这次受学院派遣来杭州交流非常幸运,这是自己第一次和职业的交响乐团合作,排练的强度和效率都和学生乐队不能比,收获很大。
杨秀桃音乐学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下设的一个最精英的学院,学生来自世界近30个不同国家。杭州爱乐团长邓京山表示,与杨秀桃音乐学院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乐团建团之初,乐团曾多次赴音乐学院招聘。2015年,乐团与杨秀桃音乐学院还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了互派演奏员到对方乐团参加排练演出的合作意向。而自2016年第一次交流正式启动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合作交流。